欢迎来到雷火电竞有限公司官网!
取消
清空记录
历史记录
清空记录
历史记录
[适应性]
1、诊断性穿刺了解腹水的性质和病因。
2、大量腹水有压迫症状者,适当放腹水减压。
3、腹腔内注射药物。
[禁忌证]
1、肝性脑病先兆。
2、确诊结核性腹膜炎粘连包块、包虫病、卵巢肿瘤者。
[术前准备]
1、器械准备:腹腔穿刺包1个内有腹腔穿剌性、血管钳、洞巾、纱布;无菌手套、消毒盘、50ml注射器、5ml注射器、无菌试管、2%利多卡因溶液。
2、向患者交代穿剌的目的和意义,取得患者和家属的同意。
[操作方法]
1、嘱患者排空膀胱,以免穿剌时剌伤膀胱。
2、嘱患者坐在靠背椅上,衰弱者可采用适当卧位,如半坐卧位、平卧或侧卧位。
3、选择适宜的穿剌点:①脐与左骼前上棘连线的中、外1/3的相交点,此处不易损伤腹壁动脉;②侧卧位穿剌点在脐的水平线与腋前线交叉处,此部位较安全,常用于诊断性穿剌;③脐与耻骨联合连线的中点上方1cm处,稍偏左或偏右1~1.5cm,此穿剌点处无重要器官且易愈合。
4、穿剌部位常规消毒,戴手套及铺洞巾,自皮肤至腹膜壁层做局部麻醉。
5、术者用左手固定穿剌部皮肤,右手持针经麻醉处垂直剌人腹壁,待感到针锋抵抗感突然消失时,表示针头已经穿过腹壁层,即可抽取腹水,并将由出液放入消毒试管中以备送检。做诊断性穿剌,可直接用10ml或20ml注射器及适当的针头进行。如需大量放液时,一般可用8号或9号针头,并在针座接一橡皮管,再夹输液夹子,以调整速度。将腹水引入容器中以备计量及做实验室检查。
6、放液后拨出穿剌针,覆盖消毒纱布,用手压迫片刻,再用胶布固定。大量放液后则须结束以多头腹带,以防腹压骤降,内脏血管扩张引直休克。
[注意事项]
1、术中应随时讯问患者有无头晕、恶心、心悸等症状,并密切观察患者呼吸、脉博及面色等。如以上症状显著时应立即停止穿剌,并做适当处理。
2、放液不可过快、过多,肚硬化时一般一次不可超过300ml。一次放液量过多,可导致水盐代谢紊乱、大量蛋白丢失及诱发肝昏迷
3、放腹水时若流出不畅,可将穿剌针稍作移动或稍变动体位。
4、术毕嘱患者平卧,并使穿剌孔位于上方以免腹水继续漏出。如有漏出时,可有蝶形胶布压迫粘贴。
5、放液前后均应测量腹围及复查腹部体征等,以便观察病性变化。